06.22
2020
电池充鼓有多种原因,并不一定是电池质量问题
电池是电动车最关键的核心部件,号称是电动车的“心脏”,在电动车的使用过程中,有时会发生电池充鼓的情况。电池一旦充鼓,很多电动车用户就认为是电池质量问题,其实,导致电池充鼓有多种原因,并不一定是电池质量问题。 一、充电器的质量问题。目前,电动车市场上充斥着大量劣质充电器,一些杂牌电动车为减少成本提高利润大多配备这种充电器,很多消费者不重视充电器的质量,贪图便宜,也会购买这种充电器,成本一般只要十几元。这种充电器的电子元器件基本都是采用劣质材料,易损坏,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电池充满电后不转灯,不能根据电池的电流调整充电电流,导致大量电池过充,多次过充之后电池就会充鼓。劣质充电器是导致电池充鼓的首要原因,大概占到70%左右。 二、充电时间的问题。电动车电池充电一般不要超过8小时,而很多电动车用户为了图方便,经常整夜充电,充电时间经常超过12小时,甚至有时由于遗忘充电时间经常超过20小时,这种对电池必然造成很大损害。充电时间过过长导致电池充鼓大概占到10%左右。 三、充电器的匹配性问题。现在很多家庭有两辆甚至多辆电动车,而很多电动车都是不同品牌,电池也是不同的型号,充电器自然也是不同的,无法通用,但有些电动车用户是在使用过程中,会经常混着使用,拿60V的充电器充48V的电池,拿20AH的充电器充12AH的电池,充电电压和电流不匹配,当然会导致电池过充而冲鼓。充电器的匹配性问题导致电池充鼓大概占到10%左右。 四、经常使用快速充电站充电。现在,很多城市都有大量的快速充电站分布,一方面给电动车用户带来方便,另一方面快速充电站大电流充电导致电池析气失水严重,长期使用也是导致电池冲鼓的重要原因。经常使用快速充电站充电导致电池充鼓大概占到5%左右。 五、电池的质量问题。电池的质量原因也有可能导致电池充鼓,但是由于质量问题导致的电池冲鼓现象一般出现在使用一年以后,且只占正常冲鼓原因的5%左右,所以说由于电池质量原因导致的充鼓比例其实非常少,但是不管是何种原因导致的电池充鼓,最后却往往是电池背了黑锅。有些使用半年以内就冲鼓的电池,根据经验99%的可能性不是电池质量问题造成的。 电动车作为需要售后服务的工业品,有问题也是正常的,无论是电池充鼓还是跑不远,都是电动车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,我们应该有好的心态面对。出现问题不可怕,只要厂家能够负责任的解决,如确实是电池质量的原因,相信厂家会负责任的按照相关售后标准执行售后服务,不用担心。
06.22
2020
动力电池革命性突破 是否仅仅是口号?
2016年2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措施,以结构优化推动绿色发展。会议提出,加快实现动力电池革命性突破。推动大中小企业、高校、科研院所等组建协同攻关、开放共享的动力电池创新平台,在关键材料、电池系统等共性、基础技术研发上集中发力。中央财政采取以奖代补方式,根据动力电池性能、销量等指标对企业给予奖励。加大对动力电池数字化制造成套装备的支持。 那么该如何看待政府高层对新能源汽车,特别是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态度呢? 首先,从目前已经上市并批量销售的纯电动汽车看,其基本续航里程平均在250-300公里,低端的只有150-200公里,高端的可达350-400公里。充电时间一般慢充6-8个小时充满,快充30分钟可达到80%的水平。 其次,就是电池的低温和衰竭问题还是较为突出的。一方面在北方寒冷地区,到了冬季,即便充满电,车辆也无法行驶应有的里程;另一方面随着连续使用,电池组逐年呈现快速衰减的情况,原来充满电能跑100%的,到了第二年可能只能跑80%,到第三年甚至只能跑50%。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动力电池提出发展目标,应该说是切中要害。但是,何为“革命性突破”,却还未见任何权威解释。 一种理解就是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无论是续航能力、充电时间还是衰竭率,都取得突破性进展,充满一次电的续航里程与同级别传统燃料汽车相当,充电时间从目前的以小时计转为按分钟计,使用若干年后其仍有不低于85%的电能,这当然是一个完美的结局。 另一种理解就是虽然续航能力和充电时间没有实质性提升,但是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得到有效提高,不因频繁的插拔而导致火灾等的发生,这样就为未来动力电池换电模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。 当然,如果在可预期的将来,既能使动力电池的续航能力得到提升,充电时间大幅缩短,同时还能确保其安全性更加可靠,那就更为完美了! 然而,美好的理想与骨感的现实总是有着差距的。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的要协同大专院校、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力量,其大方向应该是极为正确的,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。但是如何做到创新平台的开放共享,在市场化大环境下却是不易实现和做到的。该如何解决在相关的研发中,大专院校、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分工问题?费用又该如何分担?最终相关的知识产权归谁所有?对企业改为“以奖代补”,以避免骗补行为,但是又该如何防范在大专院校及科研机构层面可能出现的骗补问题? 此外,表面看,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应该更多地担当研究的任务,但是对于实用型产品,更多地是一个系统集成和数据积累的过程,此时企业恐怕更为强势,而且离开企业参与的研发最终能否商业化都是存在问题的。 最后,哪些企业可以参与其中?是只有车企可以参与,还是只要是有意愿的企业均可介入?是由国家搭建一个或若干个平台,还是由不同的企业与不同的院校组建研发联盟,广种薄收?这恐怕涉及到开始就如何在供给侧进行顶层设计和安排的问题,处理不好,难免一哄而起,一啸而散。 由于目前有些地方把混合动力汽车排斥在新能源汽车之外,而作为传统燃料汽车的一个过渡性产品,混合动力汽车对于传统车企来说,不但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资源,减少浪费,同时也能实现减少对传统燃料的使用和减少排放。因此如果过于激进地跨越混合动力汽车这个门槛,而直接大力发展纯电动汽车,面对新能源汽车其实仍未最终确定的技术路线,虽然大力发展动力电池的方向不错,但是其结果能否如愿,实在令人担忧。希望“取得革命性突破”不是仅仅停留在激情的口号上,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的所谓“弯道超车”战略的经验教训应该予以汲取!
06.22
2020
氢氧化钙的改性气流粉碎
对于氢氧化钙大家应该是非常熟悉了,在很多的领域中都会使用到该产品,比如该产品作为塑料填料使用,不仅仅能够达到增量、还可以降低产品的成本,而且还能够改善塑料制品的某些性能,当然这还主要得益于它的改性气流粉碎特性,为了更好的了解产品的改性气流粉碎的特性供我们正常的使用,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改性气流粉碎特性有哪些。 1、从体积效应来说,氢氧化钙是均相体系,填料颗粒的细化与在树脂中的强分散性是均相体系形成的关键,但细化会使颗粒间的团聚性增强。 2、运用气流磨的高速气流作用使颗粒之间相互碰撞而细化,并利用气流磨的高湍流作用和颗粒碰撞产生的机械力化学作用,使得对氢氧化钙颗粒进行表面改性处理。 3、与传统的粉碎和改性工艺相比,改性气流粉碎可简化生产工艺、减少设备投入,这对降低成本、提高经济效益是十分有利的。 4、氢氧化钙颗粒表面与基体树脂形成强的界面亲和力,未改性的颗粒表面含有大量的羟基,与树脂不相容,需通过表面包覆的方法在颗粒表面结构一层有机分子。 氢氧化钙改性气流粉碎的特性,产品的改性气流粉碎工艺的推广将对填料工业的发展产生影响,促进了分子的团聚性,改性后的熟石灰性能上进一步增强,所以产品在工业行业也有着广泛的应用,当然不管产品的领域有多广,产品终究是属于化工原料,所以在日常的使用中一定要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,进而避免操作工程中的意外。

